基于太阳位置的传统中国历法系统
2/4
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春季开始。
2/19
雨水表示降雨量增加和气温上升。
3/5
惊蛰表示冬眠的昆虫醒来,雷雨开始。
3/20
春分表示太阳穿过赤道,昼夜等长。
4/4
清明是扫墓和纪念祖先的时间。
4/20
谷雨带来作物关键的降雨,标志着春季结束。
5/5
立夏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夏季开始。
5/21
小满表示夏季作物生长良好但尚未成熟。
6/6
芒种表示小麦和大麦等作物已准备好收获。
6/21
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最长的一天。
7/7
小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期的开始。
7/22
大暑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
8/7
立秋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秋季开始。
8/23
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季结束。
9/7
白露表示清晨植物上出现露水。
9/23
秋分表示太阳穿过赤道,昼夜等长。
10/8
寒露表示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,植物上的露水变冷。
10/23
霜降标志着中国北方季节性的首次霜冻。
11/7
立冬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冬季开始。
11/22
小雪表示中国北方开始降雪。
12/7
大雪表示更大的降雪和更冷的气温。
12/22
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短的一天。
1/5
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。
1/20
大寒通常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。